我们如何改进灾难报道?
09月16日0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6.0级地震。
今年,关于暴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灾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行,我们在每次的灾难中不断吸取教训,探索更有效的应急救灾办法。我们也需要有越来越真实、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与平时报道不同,灾难性事件总是与人的生死密切关联。大难面前,人性彰显。危难时刻,是对人们道德的严峻考验,对新闻人来说,还多了一重对报道灾难事件时新闻伦理的考验。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背景的不同以及我国新闻业的实践发展,灾难报道在进行事实选择方面和灾情传递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来探讨在坚守不变“以事件为中心、以行动为中心、以人物为中心”原则下,如何进一步改进灾难报道。
1
警惕“灾难美学”与新闻失范
回顾2008年-2015年间的灾难新闻,中国媒体的灾难报道沉溺于“灾难美学”的现象偶有发生。如在2013年雅安地震的报道中,长期盘踞于各大新闻排行榜榜首的新闻是直播中哭了的女主播,穿着婚纱报道地震的女记者。我们不否认灾难报道需要突出“个人”的故事,但是如果媒体过分把灾难中本就难得的公共媒体资源倾斜到一些“个人事迹”上,实际上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降低了公众对于灾难本身的关注。
避免新闻失范,一是要坚守责任,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到真实的现场及救援情况;二是要以人为本,恪守新闻报道伦理,不刻意煽情,不以“血腥场景”为噱头;三是要正确引导,既要实事求是也要敢于追问和回应公众的关注点,构建起成熟的运作机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
避免消费苦难
灾难发生之后,记者去采访受灾民众,让他们讲述凄惨的过程,会被质疑这是不是太不人道,是不是在消费他们的苦难?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这个度并不那么清晰,什么能采访,什么不能采访,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要到此为止的?记者要从很具体的事来判断。
贺延光曾说过,他看到那么多死人的时候,拍过很多生命逝去的全过程,但是从来没有展示过一张脸,因为这是新闻摄影记者职业的一个准则——不可以展示死者的脸。
很多事情,更不能带着猎奇心去夸张它,那就变成消费了。比如说在救援时,速度是非常重要的,让医务人员在第一线,媒体要往后撤。如果媒体一哄而上,又有很多聚光灯,这是一种干扰,这种情形下,媒体不要去抢什么新闻,更不能消费苦难。
至于被采访对象愿不愿意谈,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被采访对象。
3
用好新平台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网络媒介的普及,微博、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也成为了灾难发生时新闻爆料的渠道。人们一边在网络上刷消息,一边传递自己的所见所闻。泸县地震发生后,泸州日报社的官方抖音号、视频号川江号迅速根据当地民众拍摄的地震现场画面编辑了新闻视频,在第一时间发布。截至发稿,泸州日报社抖音号5时发布的地震画面视频单条获赞13.7w。
主流媒体、地方媒体、政务媒体纷纷入驻新媒体平台,在灾难发生时能使报道更快地触达公众。在新平台上,除了对灾难本身情况、受害者情况、抗灾救灾情况等的报道外,还出现了比较多科普类的报道。以地震为例,其中包括地震成因介绍与地震预警播报的介绍。
这样的报道内容很好地发挥了大众媒体的教育功能,也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大家对于地震的担忧与恐慌。
灾难报道除了报道灾情,更要培养防灾意识、讨论防灾减灾政策。对此,NHK阪神大地震十五周年特辑《Megaquake》的制作人近藤诚司就表示,真正的灾难报道不仅应报道现场,还要对何种政策才能真正帮助灾区进行探讨。
媒体应该时刻思考地震报道所传达的信息——报道这些现象到底有何意义、又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方式,才能让民众对灾难有所警觉和思考防灾措施。
来源:传媒茶话会《唐山大地震45周年,我们需如何改进地震报道?》
新传考研小小班《长宁地震 | 灾难报道的变与不变》